风投基金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的合伙人 Chris Dixon 认为,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互联网未来 (即所谓的 web3) 事关数十亿美元的利益。但是,即使这位风险投资家借助这个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 (web3) 将会带来什么的梦想来吸引着他的投资者们。他的愿景也依赖于一个未经检验的前提——即如果你构建了 web3,所有人都会参与进来。但人们真的会来吗?
a16z 合伙人 Chris Dixon 看到了 web3 的巨大潜力。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如果说互联网的第一个版本 (web 1.0) 是只读的。而第二个版本 (web 2.0) 允许我们将日常生活上传到 MySpace 和 Facebook 上。
那么 web3 就是我们拥有这些成果的所有权并将它们带在身边。
与其让科技巨头从你的数据中赚钱,Chris Dixon 等 web3 支持者相信。通过区块链网络实现科技巨头的权利去中心化: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奖励,每个人都对平台如何运行有发言权。所有这些都被公开记录下来,无可辩驳。这听起来像是一种进步。
但即便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个数字乌托邦式的计划也因尚未实现其目标而受到批评。Coinbase 和 OpenSea 等主要的加密和区块链公司已经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有望成为下一个 Meta 和 Alphabet 公司。
与此同时,正如 Twitter 联合创始人、比特币倡导者 Jack Dorsey 所指出的那样。少数几家风险投资公司占据了大部分 web3 市场,其中 a16z 就是在该榜单上名列前茅。上个月,Chris Dixon 对这种矛盾的状态给出了一个解释。他表示,web3 实际上并没有试图对所有东西进行去中心化。
相反,web3 的主要目标是将 web2 的“网络效应”控制权交还给人们。即你通过长期勤勉地使用一款产品而获得的价值。比如在 Facebook 上建立好友列表,或者在 Spotify 上精心策划的音乐库等等。
当前,这些“网络效应”被锁定在特定的平台上。以此激励你留下来使用这些提供商的服务——这是 web2 科技行业大多数公司的关键战略。Chris Dixon 在 Twitter 上写道:“区块链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新方式来构建网络,在这些网络中。网络效应作为公共产品积累起来,就像在 web1 中一样。
”在 web3 中,数据变得可携带。
减少了这些大公司已经掌控的粘性
再一次,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进步。至少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但是围绕 web3 的宏大理念忽略了一些商业甚至隐私的关键概念。至少,这些 web3 理念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企业如何吸引新用户和管理现有用户。
这些是直指现代商业经济学核心的专有模式:web2 企业为什么要放弃抵抗,让它们的用户转向竞争对手?企业拥抱公共区块链并允许数据进行无缝传输的动机在哪里?Chris Dixon 的回答是。
在 web3 中,大型平台之间除了实现互操作性之外别无选择。要么跟上时代,否则就会被淘汰。对此,来自英国 De Montfort University (德蒙福特大学) 的 Catherine Flick 表示:“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推动。迎合了人类的现实。这是一项非常理想主义的技术。
想法很好,理论很好。但在实践中却是垃圾。”那在 Chris Dixon 阐述的 web3 世界将如何运作?让我们假设 Twitter 转变成了一家 web3 公司,然后你想把你的 Twitter 关注者 (粉丝) 列表放到某个区块链上。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你想要转移到另一个新的社交媒体平台。
但又不想失去你在 Twitter 上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关注者

这正是如今许多在线创作者面临的一个关键难题,他们想要在最热门的新应用上获得成功。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网络效应——例如,YouTube 主播很大程度上无法在 TikTok 上复制自己的粉丝量。
而当数据放在区块链上时,你将能够把数据导入新的应用中。而且由于在 web3 中,用户可以通过像 MetaMask 这样的产品来将自己的数字身份连接到他们的 Twitter 账户。这也使之成为可能。此时,你的 Twitter 关注者将在注册这个新的应用时关注你。
这样你就没有失去你的关注者,这使得 web3 成为了每个创作者梦寐以求的东西。
你也可以把这个场景扩展到将一个公司的客户名单从一个软件转移到另一个软件等
然而,在这种数据传输中。要求用户选择使用这些新服务的规定在哪里?这种规定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新隐私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英国和欧洲。如果公司试图在未经新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就将新客户导入进来,可能会被处以高达全球年营业额 4% 的罚款。也许可以通过允许每个用户在 web3 Twitter 上单独选择,并为创作者提供许可来避免这一问题。
但这将是需要逐个账户同意才能实现的吗。比如说,作为一名用户。
我想要给予 Jay-Z(美国说唱歌手) 这个权利 (即允许 Jay-Z 在新应用中直接将我设定为关注者)。但不给予 Logan Paul(美国著名网络视频达人) 这个权利。这将需要设计多少个智能合约?更不用说如果我关注了数千个账户,这个过程将耗费我大量的时间。而且谁来负责这种互操作性?所有的平台都要承担成本吗?这些都是许多未回答的问题。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谁能够决定哪条区块链没有高度中心化问题而值得整合?像 Meta 这样的公司故意让你很难将自己的数据从其网络中转移出来。且该公司对元宇宙的愿景也不太可能会改变这种情况。但也许在去中心化而非 web3 的所有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每个公司在过去十年中都在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举例说明:你通过区块链非常简单地将所有用户带到新的应用中。但这些用户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新应用呢。
当然
如果这个新应用像 TikTok 一样,那么也许你可以依靠市场效应。在一段时间内自然而然地把所有人推向这个新平台。但如果新应用没有如此受欢迎的好处,以至于每个人都在考虑是否要做出这种转变?Chris Dixon 这样的 Web3 理论依赖于人性的这一面已经成为过去。Catherine Flick 说道:“这就像他们得到了两半橙子,并试图把它们粘在一起。
这整件事完全无视了人们如何使用互联网,以及他们如何在互联网上与他人互动。”碧昂丝 (Beyonce) 和 Jay-Z 的音乐版税提供了一个警示。
2016 年,碧昂丝将其第六张专辑《Lemonade》的流媒体发行限制在她丈夫 Jay-Z 的音乐流媒体平台 Tidal 上。尽管该专辑在 Tidal 平台上呆了三年才更广泛地发行。但即使是这位世界上最畅销的唱片艺术家之一的明星的影响力。也无法将 Tidal 提升到与 Spotify 或 Apple Music 相同的排名,尽管 Tidal 平台也提供了数百万首歌曲。
碧昂丝的明星影响力不足以给 Jay-Z 的 Tidal 平台带来挑战其他对手平台所需的提振。如果碧昂斯的粉丝可以把他们的音乐库一下子转移到 Tidal 平台上,他们会这么做吗?我想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但是,影响人们加入一个新的网络是困难的。因为人性。而不是技术上的失败。这不太可能是简单地通过区块链传输就能解决的问题。
诚然,web2 网络效应很烦人——我几乎不看我的 Facebook 账户。但我用它来提醒我别人的生日。不过,Web3 只有在人们参与足够多的时候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才会集体转移并完全接受这些平台。而这在目前是非常复杂的。***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这期为大家带来的彭博社:Web3就是这些了。更多关于元宇宙的内容记得保持关注酷豆儿哦。文中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有异议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文地址:https://www.kwudor.com/article-61283.html


- 04-26在元宇宙牵手,还要等多久?-元宇宙
- 04-26路线图更新:为-元宇宙
- 04-25Cobie-元宇宙
- 04-251731份,首批拥有月壤数字藏品机会,请查收-元宇宙
- 04-24哈佛辍学,23岁华人女生如何在一年内从实习生晋升为a16z合
- 04-24Coinbase宣布NFT市场测试版与社交互动-元宇宙
- 04-24元宇宙的当下与未来-元宇宙
- 04-23醉翁之意不在酒!马斯克收购推特志在“加密”?-元宇宙
- 04-23手机四巨头,卷进元宇宙-元宇宙
- 04-23彭博专访Terra创始人:『Lunatics』之王如何变身比
- 04-23解析元宇宙:真正的元宇宙世界有多神奇?-元宇宙
- 04-22中国首部元宇宙概念小说《元宇宙2086》数字藏品:揭秘元宇宙
- 04-22新华网独家报道!“元宇宙”-元宇宙
- 04-21中国首个元宇宙文化实验室正式成立-元宇宙
- 04-21Terra与雪崩协议两大创始人对话:平行宇宙的交汇-元宇宙
- 04-20数字藏品爆火背后的发展逻辑-元宇宙
- 04-20周杰伦的NFT为什么会被盗?|-元宇宙
- 04-19肖风:元宇宙最后究竟会长成什么样?-元宇宙
- 04-18上周要元宇宙闻(2022.4.11-15)
- 04-18元宇宙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元宇宙



